![]() |
||||
![]() |
|
|
![]() |
|
|
||||||
乳癌难辨 肺癌凶残 结直肠癌沉默 甲状腺癌隐匿 威胁女性的癌症之最 |
|||||||||
|
|||||||||
我爱祖国的蓝天2017-06-13 |
|||||||||
主讲人: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 周琦
相关数据显示,在女性癌症中,发病率排前面的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子宫癌、甲状腺癌。这些“女性杀手”各具特点,了解它们,有助于做好全面防癌工作。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月经过早来潮(小于12岁)或绝经晚(迟于55岁);未生育、晚生育(35岁后生第一胎)或不哺乳;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增生;具有乳腺癌家族史;接受高水平电离辐射,尤其是因其他疾病使胸部接受过多放射线照射;经常用含有激素的制品;过度肥胖。 建议女性做好定期体检,学会乳房自检,每月查1次;40岁以前,除每年触检外,还应做一次乳腺B超;高危人群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或接受乳腺癌基因筛查。
预防上,首先,学会辨别早期征兆,如乳房内有无痛性肿块,乳房皮肤是否出现酒窝征和橘皮征,乳头是否凹陷或抬高,乳头有无分泌淡黄色、棕色甚至血性液体等。其次,控制雌激素的摄入,慎吃含雌激素过多的避孕药,少吃含雌激素的补品如蜂王浆,同时尽量避免人工流产等。最后,学会调节情绪,乳腺疾病大都属于肝气郁滞,生气、郁闷、焦虑等情绪容易加重病情。 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长期吸烟、二手烟;经常受到油烟污染;熬夜,精神压力大;年龄大于55岁,有肿瘤家族史;有职业暴露史,如接触放射线或在粉尘环境里工作;有肺部的基础性疾病,比如慢阻肺或肺结核。 虽然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高危人群仍需注意一些早期信号,比如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干咳;感冒后久咳不愈;突发痰中带血或鲜血丝;固定部位反复发生肺炎。建议高危人群每年查一次低剂量CT;35岁以上健康女性也可以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如没问题,以后可以两年做一次。
预防上,应远离烟草,主动吸烟、吸二手烟,都会诱发肺癌;减少厨房油烟污染,少用煎炸烧烤烹调方式,改为炖蒸煮等,注意抽油烟机的使用;减少房屋装修污染,少用含有苯、甲醛等致癌物的装修材料;避免“癌症性格”,尽可能少钻牛角尖,想事情少偏执。 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包括:性生活过早、多孕早产、有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曾经患有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毒感染或其他性病;吸烟、吸毒、营养不良;有宫颈病变;有宫颈癌家族史者。
预防宫颈癌,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建议21岁以上或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至少每两年做一次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HPV病毒检测。预防上,可考虑以下措施:1.注射HPV疫苗,主要适应人群为9~26岁的无性生活女性。2.阴道时常不规律流血。3.避免过早性生活,性混乱或多个性伴侣。4.减少吸烟,否则也会增加宫颈癌风险。5.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过剩的脂肪可以影响并改变雌激素和性激素水平,加大子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女性;没生过孩子的女性或年轻、无排卵的女性,还有卵巢有分泌雌激素功能肿瘤的女性,长期接触雌激素含量较高食物或药物的女性;有不规律阴道出血的女性;有肿瘤家族遗传史的女性等。
一般而言,有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30岁以上女性,每年都应做妇科体检,有异常阴道出血的女性,建议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预防子宫内膜癌需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若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应积极治疗;月经不调的女性,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调节月经周期。 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进食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等食物;久坐,不运动;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息肉史;40岁及以上人群有消化道症状,如便血、黏液便及腹痛等。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做肠镜检查,一般健康人群建议在35岁以上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筛查方式为每年或每两年进行粪便隐血筛查,每5年进行肠镜筛查。预防上,管住嘴、动起来就是有效措施,特别是多吃高纤维食物,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戒烟限酒,参加体育锻炼,减少肥胖。 甲状腺癌高危人群包括:放射性职业暴露者;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接受过放射性治疗的患者、甲状腺结节患者等。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都要做一次超声检查,确诊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进行随访。 预防甲状腺癌不是单纯补碘,因为碘摄入量过多,也会导致甲状腺癌。应慎用雌激素,少吃肥腻、辛辣等食品;人在紧张、忧虑、忧愁、睡不好觉时对甲状腺素的需要会增加,所以应注意调节生活节律,学会放松和减压;注意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无痛性包块等迹象,要立即就医。(本讲座由本报特约记者熊志翔、程风敏整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