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其能够刺激细胞凋亡,凋亡是机体清除多余细胞的重要机制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长寿基因”之所以能使生物长寿,可能是因为它们拥有抗癌能力。
生物学家多年来在线虫、老鼠和两翼昆虫体内发现了一些可大大延长生物寿命的基因。这些基因参与多种生物化学过程,涉及生长激素、胰岛素、食物摄取和热量限制等方面。
据英国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着重研究了其中一种“长寿基因”DAF-2与肿瘤生长的关联。这种“长寿基因”是一种影响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基因变种,此前研究显示它可使实验动物的存活期大幅延长。而另一种致癌的变异基因会使实验动物体内生长肿瘤,并过早死去。
研究人员用基因技术培育出了一种秀丽隐杆线虫,上述两个基因在其体内都起作用。结果这种线虫的寿命比普通线虫的寿命长,且与只拥有该“长寿基因”而缺乏致癌基因的线虫相同。这表明“长寿基因”抵消了致癌基因的作用,使线虫获得对癌症的免疫力。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因为DAF-2“长寿基因”能够刺激细胞凋亡。
凋亡通过一系列程序促使细胞“自杀”,是机体清除多余细胞的重要机制。应该凋亡的细胞没有按计划死去,持续生存并无限增殖,被认为是某些癌症发病的根源。
研究人员还用同样方法对其他3种“长寿基因”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即使线虫体内拥有致癌基因,只要它拥有任何一种“长寿基因”,其寿命就比普通线虫更长。
(新华社伦敦8月20日电 记者葛秋芳)
■链接一
肉类防腐剂可能致癌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疗中心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热狗和其他用亚硝酸盐当防腐剂的肉类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从而致癌。
研究人员从热狗香肠中提取了化合物,并从中发现了明显的N-亚硝基物质。科学家们使这种物质和沙门氏菌发生作用,不久沙门氏菌基因密码就发生了显著变异。研究报告称:“大部分N-亚硝基化合物对实验室动物表现出了致癌性。这些化合物可能是导致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专电)
■链接二
肝癌存在“癌症干细胞”
人体内的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修复受损组织和器官。日本科学家最近发现,肝癌细胞中也有类似的“癌症干细胞”,它们是产生其他肝癌细胞的源泉。
据《日本经济新闻》21日报道,日本理化研究所一个研究小组分析了人类的4种肝癌,发现其中两种肝癌存在增殖活跃且寿命也较长的特殊“癌症干细胞”。这些细胞的数量不足肝癌细胞总量的1%,却是产生占多数比例的其他肝癌细胞的源泉。
研究人员取出这种“癌症干细胞”并将其植入实验鼠体内,几千个这种细胞就能演变成恶性肿瘤,但若移植普通肝癌细胞,即使100万个也发育不成肿瘤。而此前科学家一直认为,癌症是均质癌细胞的集合。
(新华社东京8月21日电 记者钱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