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我国第一部《循证肿瘤治疗学》专著问世 | |||||||||
|
|||||||||
|
|||||||||
近日,国内第一部从循证医学角度撰写的《循证肿瘤治疗学》一书出版。该书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科陈龙邦教授和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刘福坤教授主编,江苏省肿瘤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编著。有关专家认为,这本书对临床肿瘤医师在治疗实践中应起到很好的启发借鉴作用,也能使肿瘤患者和家属从中受益。 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每年多达120万以上。一方面,肿瘤医师正面临着众多肿瘤患者不断增强的治疗需求,另一方面,尽管治疗肿瘤的新技术、新药物、新疗法不断出现,但仍面临着相当多的恶性肿瘤疗效不理想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对恶性肿瘤认识的局限性和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而使相当多的肿瘤患者得不到规范化治疗有关。 目前,临床医学正经历着从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它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从单纯注重实际经验到逐步注重科学证据,从日复一日的"号脉开药"到追求疗效,从而改变治病方略。《循证肿瘤治疗学》着重阐述了肿瘤治疗在循证医学上追求的四条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患者的生存时间是首要的,如果某种治疗方法、模式能使患者长期无瘤生存,那么这种方法、模式就值得推荐;如果不能治愈,就应考虑能否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如果不能延长存活时间,就应考虑能否改善生活质量;如果不能改善生活质量,就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个体化治疗原则。设计治疗方案时要考虑到具体病人的预期寿命、治疗耐受性、期望的生活质量和病人的愿望和肿瘤的异质性。如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肿瘤病人往往难以耐受手术和放化疗,治疗中易发生严重的毒副反应;年龄超过70岁的肿瘤病人常伴有其他疾病,治疗应简单、有效、副作用小,一般不采用风险大的骨髓移植、大剂量化疗。 利大于弊的原则。任何治疗肿瘤的方法都存在利弊,利是指肿瘤被治愈、延长生存时间、缩小肿瘤体积、改善生活质量。弊是指可能发生毒副反应、生存期缩短、肿瘤恶化、生活质量降低等。经济学原则。如何花尽量少的费用来取得肿瘤治疗的最好效果,是一个经常被临床医生忽略但又十分现实的问题。生存率、生活质量和费用效益比是循证医学评价治疗方法的终点指标,三者结合才能更有效更全面地评价某种治疗方法的优劣。 不断探索的原则。随着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不断深入,肿瘤相关学科的研究进步,现在认为最佳方法和模式将会被更新、更好的的方法和模式取代。因此,在肿瘤治疗实践中应不断探索、努力,为人类最终战胜恶性肿瘤作贡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