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肿瘤常识>>本页

 

恶性淋巴瘤早期发现有秘诀

使用google站内搜索,可查我爱祖国的蓝天内与“淋巴瘤”有关的146篇文章

Google
站内搜索

    两年前霍英东先生命丧恶性淋巴瘤,新近恶性淋巴瘤又夺去女演员李钰的年轻生命。而央视主播罗京还正在遭受恶性淋巴瘤的折磨。据统计,恶性淋巴瘤已经跻进我国恶性肿瘤的前10位,我们大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的剖析。

    病因与发病率

    恶性淋巴瘤 (ML)是淋巴结或结外部位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一般分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HL发病率在世界各国有升有降,以降为主,近年来较为稳定。我国HL发病率总体较低,目前每年下降3%~4%。而NHL发病率较高,HL:NHL大约为1:9。近20多年来,NHL发病率在世界各国明显上升,其死亡率也在逐年增高。

    HL的预后较好,临床上早期HL病人,其治愈率可高达80%~90%,若进入中晚期,其10年存活率则会降至50%~60%。NHL的预后视恶性程度而定,低恶性度淋巴瘤虽不易根治,但5年存活率仍达70%。中高恶性度淋巴瘤侵袭性较高,存活率随期别增高而降低,对化学治疗反应较好,因此,约有30%~40%的病人在治疗后能长期存活。

    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不详,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毒与辐射是直接的致病因子。免疫抑制与恶性淋巴瘤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论,然而,单纯免疫抑制还不足以引起恶性淋巴瘤。许多动物的恶性淋巴瘤可由病毒,通常是C型RNA病毒引起。在人类,已发现一种亲淋巴细胞的、与几种人类肿瘤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类疱疹病毒——爱泼斯坦-巴尔二氏(EB)病毒,它与好发于非洲儿童的伯基特氏淋巴瘤有密切关系。另据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爆炸后,存活下来的日本人中淋巴瘤发生率明显增高,也提示放射性辐射作为病因的可能性。

    早期发现要领

    查找症状体征

    ①及早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早期的淋巴结肿大并不明显,较为细小(可从黄豆到枣大小),无痛,中等硬度,丰满而坚韧,与皮肤无粘连,可活动。多为浅表淋巴结肿大,颈部约占40%,腹股沟及腋窝较少见。晚期可相互粘连成团,侵犯皮肤。②NHL的结外病变较常见,包括胃肠肿块、皮肤结节及肺部病变等。如果系深部淋巴结肿大起病,除偶在常规体检中发现的病例外,其他大部分病人早期无任何症状,直至肿大淋巴结累及邻近器官而出现压迫破坏后,方才出现相应症状,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在X射线片上出现阴影;若压迫气管、食管、神经,可分别引起刺激性咳嗽、吞咽困难、顽固性逆呛等。③全身性症状出现较晚,进行性虚弱、体重减轻、四肢无力、面色苍白、动则气短、发烧、夜间盗汗、皮肤瘙痒等。④注意非特异性皮肤损害表现多样化,包括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糙皮病样丘疹、色素沉着、剥脱性皮炎、结节性红斑等。

    实验室检查

    在早期,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晚期病人多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这与治疗的副作用和肿瘤侵犯造血组织有关。肿瘤细胞对骨髓侵犯较常见,易发展为白血病。少数病人可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于IgG缺乏易发生感染。

    影像学检查

    X射线可能发现纵隔的淋巴结肿大,还可做下肢淋巴管造影、B型超声或CT检查,以明确腹腔淋巴结情况。

    淋巴结活检

    淋巴结活检是鉴别的主要手段,一次活检阴性,不能排除本病的可能,应密切观察随访,行多次、多部位的淋巴结活检则能使部分症状不典型的病例得到确诊。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和分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