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抗癌动态129>>本页

直击“南京首例脐血移植”

我爱祖国的蓝天 2004-3-31

    新闻提示:牛丹,一名来自淮安贫困家庭、12岁的小学女生,半年前被诊断为高危白血病。本月中旬,她被送到中大医院。中大医院和她的亲友决定给她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幸的是,小丹为独生子女,无同胞供者,前天,天津脐血库传来喜讯:他们找到了与小丹半相合的无血缘关系脐血。昨天,小丹被推进了手术室。

    两人护驾,20小时长途跋涉抵宁

    昨天上午11点04分,晚点40多分钟的1477次列车终于开进南京站。当两名天津脐血库的工作人员拎着一个液化气罐状的东西走下车厢时,等待已久的小丹父母、中大医院血液科的医护人员,一起拥了上去,争着要接过这个重约15公斤的罐子。“里面的脐血只有50毫升。”小丹的主治医生、中大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丁家华说。他介绍,这是个液氮罐,因为脐血必须保存在-196摄氏度以下低温液氮中。

    天津脐血库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前天下午2点,他们开始从天津上车,一路上带着这个“家伙”,引来了很多人的侧目。“我心里感觉很特别,好像是在护送一粒希望的种子。”他说。

    40秒解融,15分钟植入体内

    11点32分,液氮罐被送到中大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开始准备对里面的冷冻脐血解融。

    只见丁医生小心打开罐盖,快速取出里面的脐血包装袋,放到旁边已准备好的一盆40摄氏度的水中,并不断地用双手轻揉包装袋表面。40秒不到,他喊了句“好了”,随后转身将脐血递进身后小丹所在的无菌病房里。

    11点40分,一滴、两滴,在两名护士和妈妈的陪伴下,脐血开始一点点地从小丹颈部的静脉中输进身体。玻璃门外,小丹的爸爸、爷爷、姨妈,中大医院血液科的医护人员,天津脐血库的工作人员,甚至其他病人家属,也都闻讯赶过来看着里面。而小丹始终很安静,躺在床上,双眼一个劲盯着挂在前面的脐血。

    11点55分,脐血全部输完。小丹轻轻转过头,对着外面的人群,做了个小鬼脸,并伸出手,作了一个“V”字。“真希望老天保佑她挺过去……”旁边的姨妈见了,话未说完,泪如泉涌。

    是否成功,20天后见分晓

    “在手术前,我们已经将小丹原来的全身免疫系统全部摧毁,这次脐血移植,等于给她身体内注进一种全新的免疫系统。但她的身体是否能接受这种新系统,还需要时间观察。”丁医生说,虽然现在孩子的状况看起来不错,且比成年人有手术优势,但这次毕竟是非血缘关系脐血移植,危险性还是非常大,如果孩子身体产生排斥,导致各种病发症,后果就很难想了。

    “再等20天,看她的身体反应,就能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现在,我们还是先一起祝福她吧!”丁医生说。(通讯员 守勤 向东 本报记者 倪秀萍)
   

来源:南京日报